土壤肥沃怎么少得了微生物菌


发布时间:

2019-11-18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会加强土壤微生物菌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促使有机物分解转化,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同时反过来刺激微生物菌的生长发育。另外,有益微生物菌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或拮抗有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了作物发生病害的程度。土壤中吸收不了的氮磷钾会通过有益微生物菌分解后再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避免大化肥的浪费。

2014年5月25日焦点访谈播出的题为《被化肥“喂瘦”了的耕地》新闻专题调查,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大量并依赖性地使用化学肥料,已经将本来健康、肥沃的土地“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其恶化程度触目惊心!农民感受颇深的“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品质恶化、效益低等已成了普遍现象。

根据美国土壤健康学会研究:健康的土壤中除了45%矿物质(即土壤本身)之外,必要的还要有25%的空气、25%的水、5%的有机质和1%的微生物。

为什么还需要1%的微生物呢?通俗来讲就是,我们都知道“死面馒头”不好消化、营养差,所以我们通过酵母,吃“发面馒头”,没有酵母,面粉自身是做不成发面馒头的。而土壤、氮磷钾各种肥料元素就好比做馒头的面粉,微生物菌就好比做馒头用的酵母。

再比如,我们面前有一桌“满汉全席”,如果我们的胃里没有消化酶、分解酶,大鱼大肉、海参鲍鱼吃下去不仅无法转化成有效营养被人体吸收,反而会因消化不良导致体质更差。

小小的微生物菌是怎么产生大大的功能的?以生物有机肥为例。生物有机肥中的多种功能性微生物菌进入土壤后,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疏松,提高土壤保水、保肥、通气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会加强土壤微生物菌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促使有机物分解转化,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同时反过来刺激微生物菌的生长发育。另外,有益微生物菌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或拮抗有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了作物发生病害的程度。土壤中吸收不了的氮磷钾会通过有益微生物菌分解后再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避免大化肥的浪费。

土壤就像丰富多彩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微生物活动。这些微生物有些是对作物生长有益的,称为有益菌;有的是对作物生长有害的,称为有害菌。这两种菌互相抢夺生存空间,有害菌多了有益菌就会少,此消彼长。如果土壤出现板结酸化,就说明有害菌占上风,将有益菌压倒了,一些土传病害也会随之而来。这时候通过施入微生物肥料,可以杀掉有害菌,并且激活有益菌的数量与活性,保护作物根部不受到病菌的侵扰。

关键字:鑫土地,农林,有机肥,饲料,鸡蛋,五谷杂粮,

相关新闻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