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碳肥
发布时间:
2019-01-03
标准定义 一、有机肥料(NY-525-2012)-行业标准指主要是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适用于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和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并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二、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国家标准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
标准 定义
一、有机肥料(NY-525-2012)-行业标准
指主要是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适用于以 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和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并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二、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国家标准
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吸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三、生物有机肥(NY-884-2012)-行业标准
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肥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指标 区别
根据三个产品的定义和相应技术指标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区别:
①有机质含量: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要求(≥45%)生物有机肥有机质要求(≥40%)其都对有机质的含量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微生物菌剂则没有明确规定。
②有效活菌数:生物有机肥(2000万个/克)和微生物菌剂对有效活菌数做了明确规定,微生物菌剂的数量要求更高,而有机肥因为生产过程中没有特别要求添加功能微生物,故没有要求。
③有效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规定了明确的有效期,主要原因是产品中添加的功能微生物具有特定的有效时间,如果微生物失活,将不具备或降低相应产品具有的功能和效果。
配合 施用
生物菌肥与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最好!但要想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但是配合施用时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施用时间
1、有机肥见效慢,应该提前施用,一般要在播种前或者在定植之前一次性的底施,使用之前最好选择完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后期在追施效果就不如作底肥明显。
2、化肥它见效快,作基肥时提前一周左右施入,追肥时应在作物营养临界期或吸收营养高峰期前施入,以满足其所需。
3、生物菌肥在土壤中经大量繁殖后才能发挥以菌抑菌的作用,故要在定植前提早施入,使其有繁殖壮大的时间,可随有机肥一起施入土壤,也可在定植之前或定植时穴施。
二、注意施用方法
1、有机肥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同时也可以提供养分,一般是要在农作物之前把有机肥施入土壤,所以要结合深耕,使有机肥和土壤完全混合在一起,使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土壤问题严重时要使用带腐殖质有机肥,它可以改善土壤重金属可更好的改善土壤环境,均衡营养,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等。
2、基肥中,因为有机肥中的养分以磷、钾、氮为主,要与有机肥搭配用化肥少施。磷肥和钾肥可以作底肥一次施入,磷肥因移动性差,后期追施效果很差,所以磷肥应作底肥施入土壤。
3、追施的化肥最好用全溶性速效肥为主,这样的肥料分解后可被蔬菜迅速吸收,对土壤影响较小。
4、生物菌肥因其用量少可集中施在定植穴内或随有机肥底施。后期可多次追施同一种生物菌肥,以壮大菌群,以提高解磷解钾能力和防病效果。
三、注意施用量
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它们所需要的肥量也不同,不能多施也不能少施。应该根据它们所需要的肥比例去施肥,同时还要注意一点,要考虑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要做好全盘考虑。最好进行一次测土,按照测土配方进行施肥。
碳肥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镍(Ni)共17种,其中,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就是碳(C)元素。
但在以往的观念中,大家都普遍认为,空气中的碳用之不尽,作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CO2)固定,不会出现缺碳的现象,因此,在农业生产上,甚少有人关注碳元素的补充,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如今土壤“碳饥饿”的不利局面。
碳元素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深入介绍碳肥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认识一下碳元素。碳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六种大量元素之首,是生命元素,其在植物干物质中占35%,是非常重要而又易被忽视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吸收碳的主要途径
1、由叶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再转化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和酶类等重要物质,组成农作物的内部组织和能量来源。
2、由植物的根部可以直接吸收溶解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碳元素,输入植物内部经电化学反应形成植物的内部组织和能量来源。
关键字:鑫土地,农林,有机肥,饲料,鸡蛋,五谷杂粮,
相关新闻